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 套装共2册)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商城价:
  • 98.00
  • 市场价:
  • 128.00

累计评价

2489

累计销量

3574

  • 配  送:
  • 数  量:
  • - +
    剩余库存:353

商品名称: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 套装共2册)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货号:TP0000871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11684158
  • 版次:1
  • 商品编码:11684158
  • 品牌: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5-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956
  • 外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套装数量: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经济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经济学原理 第7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是一本享誉全球的经济学经典教科书。该书简明的内容、贴近生活和时代的案例,以及生动、诙谐的语言风格,都是其他教材所不能具其一的。它正是经济学入门者的优佳选择。本书英文原版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

内容简介

  《经济学原理 第7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引进版经济学教材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它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非经济学模型。第7版在延续该书一贯风格的同时,对第6版作了全面修订和改进。大幅更新了“新闻摘录”“案例研究”等专栏,拓展了章后习题。

作者简介

  曼昆(N. Gregory Mankiw),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他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合作研究人员,国会预算办公室、波士顿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以及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经济学先修课程考试研发委员会成员。2003—2005年,他曾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我尽力地把自己放在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我的目标就是强调学生应该而且也会发现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所在。
  ——曼昆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
  ——张维迎 
  
  ★曼昆的东西让你觉得,学经济学原来也是一种享受。
  ——梁小民

目录

第1篇 导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15章 垄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第25章 生产与增长
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第27章 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第28章 失业

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29章 货币制度
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13篇 最后的思考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术语表
索引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   我写经济学教科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看到它们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在出国访学碰到他国学生,或碰到访问哈佛大学的外国学生时,他们往往会告诉我,我为他们提供了经济学的入门读本,尽管有时是被翻译成各种我所不懂的语言。关于究竟有多少学生接触过我的教科书的报道是粗略的,但很明确的是,在成为一位教科书作者二十余年后,我在全球数以百万计学生的经济学教育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   正因为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如此基本,这种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使用才成为可能。经济学领域的伟大洞见,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以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并不旨在仅适用于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反,它们给机敏的学生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透镜和有助于设计更好的公共政策的新工具。当然,一个人透过该透镜看到了什么,以及他或她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将取决于特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条件。经济学理论本身并不会给出所有问题的正确答案,但作为通才教育的一部分,它为找到诸多重大问题的正确答案提供了关键要素。   美国学生通常对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颇感兴趣,我相信许多中国学生也会关注美国经济。我向我的学生们指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的经济增长极为引人注目。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人类历史上很可能没有其他事件,能比这一快速增长时期使更多人口脱离贫困。对此,我们唯一正确而合适的反应无疑是掌声和赞许。   这种快速增长强化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主要参与者的角色。未来几年,将有许多经济议题需要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讨论,如全球气候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及国际贸易和金融规则。这些讨论应基于以下认识而展开:繁荣并非一个零和博弈,而是能以一种合作和共赢的精神共同实现。就我的教科书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上推动了中美两国学生的教育而言,我希望自己能以某种微不足道的方式对两国的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N.格里高利·曼昆   2015年4月